26省份2021年出生人口數據:10省份人口出現自然負增長
..統計局發布2021年人口數據後,各地也陸續發布了當地數據。
根據..財經統計,截至目前,已有30省份發布了2021年常住人口數據,有15個省份常住人口出現下降。另外,30個省份中,有26個省份發布了2021年的出生人口相關數據,其中廣東已連續多年坐穩..生育大省位置。與此同時,有10個省份人口出現自然負增長。
從26個公布出生人口數據的省份來看,2021年出生人口超過達到或超過20萬人的省份共有20個,其中,有4個省份2021年出生人口超過50萬人,超過100萬的..廣東。數據顯示,廣東2021年出生人口為118.31萬人,在全國各省份中遙遙..,比第二名的河南多了39.01萬人。
..財經記者梳理2015年以來廣東、河南和山東三個人口大省出生數據發現,廣東自2018年超越山東成為..生育大省後,..第二名的優勢逐漸擴大。盡管近年來受二孩政策效應減弱等因素影響,廣東出生人口數量也有所下降,但其下降的幅度要比山東河南小很多。
數據顯示,2021年廣東出生人口相比2017年下降22%,同期山東下降了57%,河南下降了43.6%。
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對..財經分析,廣東的人口出生率較高,出生人口多,一個原因是廣東流入人口是全國.多的,由於流入人口以青壯年為主,處於生育年齡段的比重很大,所以出生人口多。同時也跟當地受傳統宗族文化影響,生育文化較濃、生育意願較高有關。
從出生率來看,共有12個省份2021年出生率高於7.52‰的全國平均水平,其中有四個省份出生率高於1%(即10‰),全部位於西部地區。另外,廣西、甘肅、廣東、雲南也超過了9‰。
從人口自然增長率來看,26個省份中,共有10個省份人口為自然負增長,分別是黑龍江、遼寧、重慶、內蒙古、湖南、江蘇、上海、湖北、河北和山西。從區域分布來看,主要位於東北、華北、長江中下遊等地。其中,包括江蘇、湖北、湖南、內蒙古和山西均是近幾十年來人口自然增長率..轉負。
不過,不同區域出現人口自然負增長,原因各異。比如東北地區,既有城鎮化較早、出生率較低的因素,也有青年人口外流從而進一步降低出生率的因素。黑龍江人口自然增長率位居倒數..,為-5.11‰;遼寧為-4.18‰。
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對..財經分析,東北出生率低,一方麵有人口結構和曆史慣性的因素。東北的工業化和城鎮化較早,企業以國企為主,很多就業人員是在國企、行政事業單位,計劃生育執行得比較嚴格,所以獨生子女所占的比重特別大。當這批獨生子女進入到生育年齡後,這批人也成為目前東北生育的主體,這種情況下,相應的生育率也會降低。另一方麵,由於經濟下行,就業機會減少,導致東北青壯年人口外流。青壯年是生育的主力軍,他們外流後,生育率也會明顯下降。
華北以及中部一些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低,主要是受青壯年人口外流影響。
此外,一些城鎮化率比較高的省份,例如江蘇和上海、重慶、天津,人口自然增長率也比較低。
人口..、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教授對..財經分析,從城鎮化水平情況來看,城鎮化快速提升,會影響人們的婚育觀念和行為。近十年來,人口加速向大城市、中心城市轉移,人們在城市生活,住房、交通、消費等等壓力很大,對人們的戀愛結婚等行為都會有實際的影響。
作為中西部..的直轄市,重慶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,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較高。數據顯示,2021年重慶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70.32%,超過了東南沿海的發達省份福建,位居全國第七。
重慶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,在育齡婦女人數遞減、生育意願下降、疫情防控導致生育推遲等多重因素影響下,人口出生率繼續走低。2021年全市出生人口20.83萬人,比2020年減少3.05萬人,人口出生率6.49‰,比2020年下降0.98個千分點,比2010年下降2.68個千分點。2021年重慶人口自然增長率為-1.55‰,比2020年下降1.32個千分點,比2010年下降4.32個千分點。
26省份2021年出生人口數據(人口單位:萬人)
數據來源:..財經記者根據各地統計公報、公開數據整理
(wc來源:..財經)
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係,茄子视频免费观看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